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做好“水文章” 润泽“幸福城”③ | 市交通运输局:向“绿”而行,持续打响“水运宿迁”品牌

  • 发布日期: 2024-06-28
  • 来源:
  • 访问量:1


行船为远方,飞鸟为诗画,这是宿迁水运畅通的直观场景。

水运是经济、开放、绿色优势最为突出的运输方式。宿迁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地处水网密布地区,全市水域面积233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如何高质量建设“水运宿迁”,化优势为胜势?

战略引领方向,规划绘就蓝图。早在今年1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便明确提出,“推动航道网‘通江达海’,建成宿连航道一期工程,加快市港口集团上市步伐,促进港航产一体发展,打造‘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推进‘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

时隔四个月,宿迁又正式出台《“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成为全省率先出台本市三年行动计划的地区。《计划》提出,要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建设水运项目65个,总投资517.94亿元,初步构建“东部出海、区域成网、县市达标、内畅外联”的水运发展格局。

水运美,城市兴。高质量打造“水运宿迁”,引来游人如织、千帆竞发。随着宿迁深入推进河湖治理保护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形成了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夏日的运河湾公园,碧波荡漾、一片葱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游览体验。“水清河畅,每天都想来一趟。”谈及运河湾的“蝶变记”,市民蔡大鹏连连称赞。

将生态还给自然,宿迁在强化船舶污染防治方面始终不遗余力。一方面,深入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宿迁段,进一步完善通航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拓宽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另一方面,聚焦综合治理,全力推进船舶水污染物“船港城”一体化治理,加快推进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并常态化开展船舶油品检测检验,努力实现船舶水污染物“应交尽交、应处尽处”。

据了解,全市18个港口码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覆盖率100%、船舶污染物智能接收设置100%。今年以来,累计抽检船舶734艘,合格率达100%,不合格率较2019年降低了16.37个百分点。

可以坦言,“水运宿迁”正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也为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当然,随着“水运宿迁”这张蓝图逐步落地变成现实,宿迁航道网络焕新颜,沿线水运需求旺盛,同样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想要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唯有敢闯敢干、苦干实干。为此,宿迁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持续加快航道网建设,推进与水网融合发展,强化河湖治理保护措施落实,加快打造更具特色“水运宿迁”,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构建水运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建设内畅外联的干线航道网,全面提速宿连航道的规划建设进度,计划年内实现宿连航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航;到2025年实现宿连航道全线贯通并开工建设宿连航道二级整治工程,切实补齐苏北地区高等级航道短板。自今年起,计划三年内完成和开工建设宿迁港宿豫陆集中心港一期、宿迁港宿城张圩干渠码头等17个港口码头项目,加快打造设施一流的现代港口码头。

全面打造港口枢纽,畅通产业发展“微循环”。围绕推动内河港口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等要求,深入推进发展规划融合、便捷高效运输和财政扶持引导;加快推进《宿迁港总体规划》(修编),力争年底前获得省政府批复;构建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实施重点港区铁路专用线、短支线航道、疏港道路等工程,构建功能完备的港区集疏运体系。

统筹强化河湖保护,推进船舶水污染物治理“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全市船舶水污染物“船港城”一体化治理,力争三年内全市等级以上航道、船闸和港口码头实现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全智能化。同时,建立和完善联合监管执法机制,大力推动船舶岸电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新一轮港口码头船舶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提升船舶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

水运通达促发展,幸福河湖润民心。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地方铁路办主任刘飞表示,今年是“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非凡。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宿迁水运资源丰富的特色优势,加快建设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持续打响“水运宿迁”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