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水利“四比四看”风采展】系列报道⑬工程运行管理处(生态河湖处):强化工程管理水平 推动河湖治理保护
- 发布日期:
2024-12-17 - 来源:
- 访问量:1
【编者按】砥砺奋进又一年,奋楫笃行启新篇!2024年,市水利局围绕“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深入开展“四比四看”,以“比担当看干事创业精气神、比能力看解决问题实效性、比服务看企业群众获得感、比实绩看促进发展贡献度”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宿迁水利微信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工程运行管理处(生态河湖处)紧紧围绕省、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河湖治理保护工作要点,在水利工程达标运行、河湖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突出做好“对标对表,内涵提升”“幸福河湖”创建、河湖问题整治等年度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河湖工程管理水平。
“对标对表 内涵提升”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统筹指导。深入研究局属管理单位在防汛灌溉调度、档案收集整理、安全风险管控、片区水系研究、抢险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不足,针对性提出各单位在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建议。将26项零散养护优化为8类,避免资金分项过杂。二是开展学习提升。组织工程健康管理、巡堤查险、河湖管理、堤防水闸数据等系列培训,举办闸门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通过能力提升、实战比武,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三是实施维修养护。争取省级资金1922万元,完成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按照“一堤一册、一堤一表、一堤一图”的标准,组织建立了53条重要河湖巡堤查险机制,为防汛抢险提供基础支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41座小型水库及时调整更新四个责任人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工程管理业务培训
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强化水库塘坝管理提升。对标“四全”管理,完善“四制(治)”体系,强化“四预”措施,加强“四管”工作,指导泗洪县形成《泗洪县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实施方案》,加快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区域建设。总投资2800余万元,对龙井、翻身、梅西3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汛期41座小水库严格落实安全度汛措施,提前预降水库水位,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加密害堤动物排查防治。投资514万元,完成3958千米1~5级堤防和38座小水库害堤动物检查及防治工作,整治洞穴30余处,布设探测仪、诱导桩200余处。三是做好工程日常管理。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隐患排查,指导完成大涧河闸安全鉴定。落实2124万元省级资金,实施泗洪、宿豫、宿城和湖滨新区两湖搬迁扶持项目。
安全隐患排查
河湖治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骆马湖幸福河湖案例获淮委推广。经过2年多系统治理,骆马湖(宿迁段)成功创成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湖治理管护典型经验”被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列为典型案例,在5省40个市推广。二是实施洪泽湖治理保护。超额完成洪泽湖历史圈圩17.43万亩清退任务,目前已完成19.06万亩。争取上级投资7000万元,开展洪泽湖泗阳县成子湖段、泗洪县大王庄-临淮段生态修复工作。三是开展水域监测评估。完成海绵城市中心城区水域面积监测,通过部委验收,启动2024年度河湖水域监测评估工作,对14条河流逐月开展健康监测。
洪泽湖生态修复
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持续强化
一是提高洪评服务水平。主动靠前对接沟通,帮办潍宿高铁等市重大项目9项。简化洪评流程减轻企业负担,全年反馈征求意见70余个,批复许可33项,其中21项履行小微承诺制,减少企业负担200余万元。二是加强项目批后监管。组织开展在建涉河建设项目专项检查3批次,共检查涉河建设工程58项,发现各类涉河建设问题12项,督促项目主体限时整改,形成闭环。三是开展河湖问题整治。完成水利部、省水利厅疑似图斑核查和整改。梳理统计流域性河湖建设12000余项,补充信息1500余条。编制《宿迁市境内中运河、洪泽湖排查项目分类整改方案》《宿迁市境内流域性河湖排查项目分类整改方案》,明确33个重点项目整改措施。
拟稿人:孙浩
审稿人:沈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