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宿迁水利“四比四看”风采展】系列报道⑭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惠民生办实事  写好民生水利答卷

  • 发布日期: 2024-12-17
  • 来源:
  • 访问量:1


【编者按】砥砺奋进又一年,奋楫笃行启新篇!2024年,市水利局围绕“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深入开展“四比四看”,以“比担当看干事创业精气神、比能力看解决问题实效性、比服务看企业群众获得感、比实绩看促进发展贡献度”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宿迁水利微信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局农水处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加快推进灌区改造和生态河道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不断推动水土保持管理提质提效,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利支撑。

守牢粮食安全  灌区建设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中型灌区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2024年,我市6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获批纳入增发国债项目清单,项目总投资11.33亿元。一是统筹谋划灌区项目前期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政策机遇,组织县区科学谋划编排项目,争取省级立项批复,将我市大中型灌区项目纳入上级资金盘子。二是全面推动年度灌区项目建设,先后7次组织召开全市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现场推进会及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调度会,强力推动灌区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形象进度75%,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6.1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4.8万亩,打造现代化灌排体系,稳固粮食生产“压舱石”。三是加强灌区管理,积极推动灌区建设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数字孪生试点灌区建设、优化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融合、现代水网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融合,进一步提升灌区改造综合效益,宿城区成功获选水利部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持续推进

坚持“一年攻坚、两年突破、三年冲刺、四年巩固”推进思路,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高位推动,加强部门融合统筹推进。一是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及早制定年度建设任务并分解到各县区,细化到具体河道,将建设工作纳入全市民生实事、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等年度重点工作,高位部署推动,部门协同推进,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39公里,超额完成省定年度任务。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建设质量,加强项目资源整合,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纳入灌区改造、小流域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统筹实施水系连通、违章耕种清除、岸坡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项目化、多元化。三是创新管护机制提升管护质效,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水利条例》,开展《宿迁市农村小水体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工作,推进立法保护。以全面实行河湖长制为引领,依托“河长+管家”工作机制,落实河长管护责任,推进河湖问题治理。


泗洪县雪北电站引河

坚持民生导向  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以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排查、深入整改,切实提高我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一是牵头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会同市住建局、市卫健委等部门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印发出台《全市农村供水保障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对全市92个乡镇(街道)、315个小区(村居)农村供水情况开展核查工作,找准问题,推进整改。二是加快供水工程建设,组织各县区加快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更新改造管网157公里。三是立足长远系统提升,各县区编制完成《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8)》,加快推进老旧管网改造、涉农水厂新(扩)建等工程,系统性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入户走访排查农村供水情况

筑牢行业监管  水土保持“放管服”持续深化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推进水土保持多部门协同监管,全面强化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不断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建设。一是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高标准推进泗阳县黄码河东和泗洪县豆冲小流域2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15平方公里,成功创建5条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二是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创建“双提双减,宿迁速办”水土保持服务品牌,审批时长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市受益项目达356个。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我市制作的水土保持科普短视频荣获全国第一届“人与青山两不负”水土保持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二等奖,第十届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成人组三等奖,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在省级考核中实现“四连优”。


拟稿人:范颜军

审稿人:毛文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