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水利“四比四看”风采展】系列报道⑥市防汛防旱办公室:扛起防汛责任 筑牢使命担当
- 发布日期:
2024-12-06 - 来源:
- 访问量:1
【编者按】砥砺奋进又一年,奋楫笃行启新篇!2024年,市水利局围绕“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深入开展“四比四看”,以“比担当看干事创业精气神、比能力看解决问题实效性、比服务看企业群众获得感、比实绩看促进发展贡献度”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宿迁水利微信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我市遭遇罕见的春夏连旱、旱洪急转、外洪内涝情况。5-6月份全市平均面雨较多年平均少50%,两湖水位持续下降。7月初,淮、沂、沭、泗水系同期相继发生5次洪峰过程,两湖、两河南北双线高水位、大流量、超长行洪历时26天,嶂山闸三次开闸泄洪,总历时41天。新沂河沭阳站出现3次明显洪水过程,水位持续超警13天,最高水位10.95米,超警戒水位1.45米、排历史第2位,最大流量5420立方米每秒、排历史第3位。淮河干流1号洪峰入洪泽湖流量峰值达11500立方米每秒,小柳巷水位超警12天,洪泽湖超汛限水位20天。
市防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防、减、救”全链条发力要求,建强“气象吹哨、部门报到、应急前置、滚动治理”工作机制,强化汛情测报预警、工程隐患消险、应急推演演练三大水旱灾害防御关口,成功经受旱涝大急转、双线长行洪、险工多点抢险三大严峻考验,积极加强水源调度和用水管理,全力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指挥调度,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先后8次专题部署、一线调度指挥。市水利局切实履行防指办责任,创新优化全市防汛指挥体系,以4级防汛机制、5个防汛区域工作组为基础,实现省联防工作组、各区域课题组、防指成员单位充分融合、协同工作。会同沂沭泗局、省水利厅、市应急局、市住建局、市水文分局,将流域、省、市相关重点河道、闸站在线数据归集到水利防汛平台,锻造防汛“千里眼”;坚持滚动研判,提升风险预判能力,铸就相时而动的“智慧脑”;针对防洪和易涝风险点,会同市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市住建局供排水中心逐一落实抢险救援“半小时保障圈”,做到了未雨绸缪,为全市防汛工作赢得了主动权。

强化汛前准备,夯实防汛抗旱基本功
一是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及时调整、补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下发工作职责任务清单,完成全市大湖大河、重点工程等方面的市县两级行政和技术防汛责任人核报,层层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签订防汛抗旱责任状,并在《宿迁日报》上公布全市防汛抗旱行政、技术责任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做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防汛的相关工作。二是抓实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及早部署开展汛前检查工作,累计排查并整改风险隐患48处,并于汛前全部整改完成;下发工作提示单,推进清除新沂河滩地违建458平方米、阻水片林约235亩,确保汛期河道畅通。三是全力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成市县级六大类39个预案和13个洪涝与水量调度方案,更新专家库,制定完善与抢险力量、物资装备相匹配的“一张图、一张表”;圆满完成“防线•2024”宿迁市防汛预案桌面推演、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调度指挥桌面推演、防汛抢险暨国防联合演练,首次开展防洪排涝“双盲”抢险演练。
强化水源调度,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在大用水来临之前,超前谋划,协调省防指向骆马湖、中运河引调蓄水,提前调水12.7亿方,有效缓解了我市旱情。农灌用水期间,防办室采取错峰提水、分区轮灌等方式,将用水计划分配到全市95个乡镇、74个取水口门,调配1400余台机泵,对地势较高和干渠末梢等地区进行应急保灌,累计引调江淮水35.3亿方,有效保障境内355.86万亩水稻灌溉用水及生产生活、航运等用水需求。期间3次回复市领导批示,编报《关于我市当前农业生产供水保障情况报告》,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抗旱供水情况,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和重视。2024年以来,我办积极调度水源,累计向中心城区古黄河、西民便河等实施生态补水3131万方。同时,积极协调省防办,加大骆马湖、中运河水源调引力度,有效维护了城市良好水生态环境,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协调联动 ,提升防汛减灾实战力
嶂山闸首轮行洪期间,新沂河沭阳站水位超警戒水位1.45米,持续超警13天,市防指启动新沂河沿线地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密切关注流域洪水,适时协商调整嶂山闸流量,模块化前置人员、物资,省、市、县联合部署8支专业抢险队伍、3支技术队伍前置新沂河、洪泽湖等堤防和城区易涝片区,进驻各类抢险车辆91辆,前置供电点57处,投入16万人次的专业和民力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保障新沂河沿线700万人、1000万亩耕地安全,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重任。
2025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坚持滚动治理,强化保障、深化机制、筑牢防线,作好“防汛+”和“+防汛”两篇文章,接续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以实际行动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一是围绕防汛抗旱工程保障,重点推动易涝片区、灌溉薄弱片区、老化失修闸站设施、淤积塌坡河段的滚动治理与更新;二是围绕抗洪抢险保障,重点推动防汛物资储备与调运机制优化提升,统筹市、县、区和有关部门的储备和保障力量,切实提高抗洪抢险工作实效;三是围绕防汛指挥机制及能力保障,重点推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职能发挥,强化全市水文站网建设规划和汛情研判,提升各级防汛专业人员能力素质,开展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分工明确的业务培训及演练;四是围绕资源管理与服务保障,重点推动极端条件下水量调度管理机制创新,缓解用水矛盾,科学合理保障各级各类用水需求。
拟稿人:程雪
审稿人:赵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