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水利:强服务提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⑦“点绿成金”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
- 发布日期:
2025-09-26 - 来源:
- 访问量:1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带核心区域,水土资源丰富但生态敏感性强,推动水土保持由单纯治理向“治理—增值—转化”一体化转型,是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路径。截至目前,我市累计专项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10项,全市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全面消除,水土保持率达97.22%,生态清洁小流域达标覆盖率32.5%。
搭建服务平台 畅通生态产品交易渠道
宿迁市以泗洪县为试点,率先成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搭建集“资源登记—价值评估—挂牌交易—资金监管”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专业化服务平台。通过制定《生态产品经营权交易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交易流程和规范,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2025年7月,成功完成全省首单社会资本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权交易,交易金额达1132万元,标志着市场化交易机制初步建立。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企业参与便利度
推行“生态+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水土保持收益权质押贷”“绿票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允许企业以未来生态收益作为抵押获得融资支持,缓解资金压力。建立企业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产品开发的政策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率。推行“一网通办”服务模式,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完成生态产品资源申请、价值评估、交易签约等全流程操作,大幅提升办事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成效良好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优
通过一系列服务提升和机制创新,宿迁市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带动就业,接待生态旅游,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项目创新“治理-增值-共享”闭环体系,构建“碳汇-水质-土壤”动态核算模型,让固土保水、尾水净化等生态效益可量化;建立“127”收益分配机制,10%反哺流域水土治理,20%投入设施管护及技术研发,70%惠及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