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汇人才 以研促干助发展】系列报道①洪泽湖(淮河流域)课题组:服务洪泽湖周边发展 建设新时代“醉美湖湾”
- 发布日期:
2025-09-08 - 来源:
- 访问量:1
洪泽湖(淮河流域)课题组依托洪泽湖“醉美湖湾”建设,围绕“一岸三芯五核八廊”的总体空间格局以及“绿色水美、富民增收、城乡一体、文旅融合”规划愿景,组织基建处、农水处、规计处、财审处、水资源处、工管处、防办室、建管中心以及沿湖属地水利部门协同研究,通过整合水网建设、水资源配置、运行管理、防汛、蓄滞洪区管理等不同条线,在灌区发展、“三水”协同、水网模型、水利工程研究等方面形成7个专题小切口研究成果,统筹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服务环湖区域发展。
今年以来,洪泽湖(淮河流域)课题组在活动组织上更加注重实效,在课题组层面,通过构建“目标引领-实践历练-知识共享”的成长闭环,既保持研究活力,又助力在协同攻关中实现知识结构升级与全局视野拓展。在小切口层面,各研究团队展现出显著自主性与执行力,牵头人立足专业交叉特性,组织参与人员系统梳理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全流程管理机制的作用,既保障研究路径的动态优化,又深化不同专业的认知水平。既提升了单点突破能力,又培育出从局部现象到整体系统的分析框架,形成“专项研究驱动知识迁移,深度实践反哺理论创新”的良性循环。
课题组在人才培养融合提升的同时,各项小切口事项都取得了实用的研究成果。灌区发展方面:泗洪西南岗片区灌区发展专题研究构建了河道、渠道、管道供水格局,持续完善“长藤结瓜”配水体系,提升水资源保证率,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运南片区聚焦“三水”协同,正系统开展水源配置、水环境治理与供水体系优化研究。洪泽湖方面:环湖区域水网模型构建与预演研究已完成基础数据收集,正推进水网分区工作;洪泽湖滞洪区沿湖低洼区域可靠性研究,设置岸线分类防洪预警方法,设立滞洪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梳理蓄滞洪区分级控制方案。水利工程方面:系统开展水利重点工程全过程投资控制措施研究,覆盖从可研、设计、招投标到竣工决算八个阶段,形成可推广的工作方案;开展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素保障系统化研究,明确各阶段前置条件,编制《建设项目用地报批阶段一般性流程图》,提升审批效率;针对洪泽湖周边区域小型水利工程运管与投入机制,提出精细化管理路径,完善资金奖补与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建管用一体化”治理新模式,助力区域水网调度优化。
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认真做好小切口课题研究,通过全过程强化课题思考研讨,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课题组全体成员知识储备、思维方法和业务能力。积极开展研究成果运用,对小切口研究成果,结合片区实际认真进行实践总结,切实解决片区存在问题。持续推进“醉美湖湾”建设,持之以恒推动“1+7”部门和县区实施主体形成协同联动合力,服务洪泽湖“醉美湖湾”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