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专题首页 >>第十一章 大力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水文化.

第十一章 大力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水文化.

一、深刻领会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的重大意义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利局 财务审计处 葛春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年10月1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文化自信发表重要论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重视水文化。2019年9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文化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是其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水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深刻领会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文化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以保护、传承、弘扬为主线,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为重点,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对于讲好“中国水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创浩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水文化。水文化是以水为特征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是与水有关的文化,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现象,是文化中以水为轴心构成的文化的集合体。水是万物之源,与万事万物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使水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各种文化中都有印迹可循。中华文化是水文化的深厚沃土和坚实基础,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大力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深入挖掘水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水文化的时代内涵,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部署的具体体现,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水文化是形成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因水而兴、因水而盛。中华民族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与水相伴、相争、相和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华水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的生活因大江大河的流动而绵延,川流不息的水文化,在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并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些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都能在水文化中找到源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这就要求必须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挖掘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水故事”,延续水历史文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对于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三)水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我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建设强国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工程等,并主持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座谈会,明确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磺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将江河水文化建设纳入江河治理范畴,旨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就是在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复兴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深入挖掘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利局 河湖长制工作处 陆辰


二、深入挖掘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水文化不仅拥有底蕴厚重的数千年历史,更是具备宝贵的时代价值。源远流长的中华水文化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馈赠,更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人民治水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宝贵经验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入挖掘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与文化滋养,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桀骜不驯、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曲折蜿蜒等鲜明的个性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治理黄河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一路走来,中华民族在应对黄河水旱灾害的过程中锻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萌生了“以水为师”的朴素生态智慧;统一治理黄河的需求使社会组织体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国家形态的形成,由强有力的“大一统”政权安平河患,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在中华民族的“初兴”之地布局落子,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必将有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元素。在同黄河水患作斗争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精神,在黄河之滨黄土地上繁衍生存表现出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精神,以及以水为师、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精神,开疆拓土、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兼容并蓄特质等,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遍布黄河两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彰显民族气节的《黄河大合唱》等文艺作品,均在硝烟弥漫的战事中丰富了黄河文化中的红色基因。自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防洪体系不断完善,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流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保护治理过程中贯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水和谐的治理理念,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水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我们要加强黄河治理历史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系统梳理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让黄河文化与现代价值相承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其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地聚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启动黄河流域水文化遗产资源重点调查,青海、山西、陕西等印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形成了一批治黄工程和黄河文化融合案例,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基地、廉洁文化基地,串珠成链初步形成贯通全河的黄河文化带,取得了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坚持以水为纽带,以文化为核心,以黄河干支流河道、堤防和水利工程等为主要依托,适当辐射沿黄地区。要把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建设沿黄生态廊道结合起来,统筹万里长河沿线文化设施、水景观、水工程等资源,基于黄河重要节点和河段,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黄河文化集中展示区,整合提升集水利、生态、文化、旅游等于一体,贯穿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展示带、旅游经济带、生态景观带,最终打造成为国家文化公园的标杆和样板。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求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开展黄河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完善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系统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2023 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首次从法律层面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进行制度性安排,明确开展黄河文化资源调查和认定,开展黄河文化和治河历史研究,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等任务。随着规划纲要的出台和黄河保护法的施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四梁八柱”也就搭建起来了。黄河流域省区和相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守正创新,多元开展,加快推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凝聚精神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千万年来,浩渺的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一路裹挟着无数支脉细流,经巴蜀,过荆楚,穿吴越,浩荡东流,千回百转间形成了全长6300余公里的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流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从长江源到入海口呈现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构成以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体的宏大文化体系,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长江儿女在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保护水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孕育、塑造和发展出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流域文化,形成了以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系统遗存,对推动长江流域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精神文化传承等具有重大意义。“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之誉的灵渠,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连通湘江与漓江,选址巧妙,设计精妙,功用绝妙,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世界最古老水文站”的重庆白鹤梁题刻,刻石鱼作为水文标志,记录了长江涪陵段1200余年间的枯水水位。这些以古代水利工程为代表的水利物质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引领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共同见证着中华民族新时代的伟大复兴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长江流域这片山水相连、血脉相通的大地上,发生了无数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宏伟篇章,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诞生,1927 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江西井冈山创建,1931 年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在江西瑞金成立。红色政权建立后,颁布了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山林保护条例》等第一批红色涉水法规,制定了第一个红色水利方针,设置了第一个红色水利机构山林水利局,开展了第一批红色水利工程建设。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大国重器”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人间天河”南水北调工程顺利通水,亭子口、构皮滩、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利枢纽相继建成,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在“98 抗洪”、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等实践中,广大党员带领流域人民团结一心、英勇斗争,凝聚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共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文化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让长江文化在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助力民族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长江文化发展内涵和建设规律,流域各地结合河湖长制、水利风景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持续推进水文化建设,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了长江水文化中心,建立合作平台与合作机制,立足“共”字做文章,联合长江水文化所涉及领域和区域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59家单位,共同组建了长江水文化建设联盟,全力推进长江文化创新发展。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开展了水利遗产和具有红色基因的水利遗产调查,部分省市已编制水文化建设相关规划,初步摸清水利遗产资源家底,成功申报了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建成了一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不是立竿见影和轰动效应”。长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不断满足流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文化支撑,让长江母亲河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幸福河。

(三)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延续运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运河工程,是沟通我国东部平原南北水系的骨干水网,是连接国家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经济命脉和战略通道,是独具特色且内涵丰富的文化和景观廊道。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人类文明奇迹,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展现巨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工程,与“万里长城”同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大运河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代表,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持续斗争精神。当前,大运河文化带也是衔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文化线路,挖掘大运河时代价值,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更对运河沿线文化建设、国家文化建设体系格局的形成、以文化支撑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保护好大运河文化,核心是保护好大运河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水利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水利遗产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核心与主体构成,也是大运河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中国大运河在 2500多年发展历程中,面临的水利问题之复杂、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巨大堪称举世无双,运河上建造运用的水利工程设施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特色鲜明,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水利科技成就。必须将水利遗产保护与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大运河国保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修复、运河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沿线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科学确定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与保护目标、合理制定保护修复措施,实现有效、有序保护,为综合利用大运河文化创造条件。

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重点是深入研究挖掘大运河历史科技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多平台、多途径、多手段、全方位展示传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地深化对大运河文化的内涵认知,读懂大运河的文化含义,凝聚发展共识,推进价值共创,才能做好大运河水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要持续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研究,总结凝练大运河优秀传统水利文化,结合文化旅游、水情教育、科普研学、休闲娱乐等多途径开展展示宣传,完善大运河展览展示体系。大运河沿线一批专题博物馆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大量与大运河历史相关的可移动文物在各博物馆中得到良好的保护和陈列,“国字号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一期)正式上线运行,位于江苏淮安的中国水工科技馆正在加紧推进。《中国运河志》等一批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成果陆续出版,为大运河文化传承提供内容支撑。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要任务是维系大运河的生命,让“流动的文化”再次流动起来,充分发挥大运河的水利、生态、景观和文化功能,继续造福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围绕大运河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加强岸线保护,升级水利水运设施,加快恢复和提升大运河河道和岸线保护、防洪排涝功能,重塑“有水的河”现实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同样是各行业各部门、运河沿线各地区的共同责任。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水网建设为契机,系统保护大运河水利遗产,有序传承大运河传统水利科技文化,在新时代综合发挥大运河的水利、交通、生态、景观、旅游、文化等功能,挖掘和凝练大运河传承发展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国家水网建设、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力量。

(四)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气魄,依靠自己的双手,在悬崖绝壁上抡锤打钎,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成了永远震撼人心的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改写了林县的历史,自此漳河水跨越了高耸的太行山脉,流淌进林县的田间地头,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延绵的渠水见证了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伟大工程中,锻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红旗渠精神不会过时,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锤一钎一双手”的修建技术已成为历史,但是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我们要深入研究挖掘红旗渠工程的科技内涵和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镌刻于心、落实于行,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政治能力、磨炼斗争本领,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使命,传承奋斗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三、大力繁荣发展水文化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利局 河湖长制工作处 郭金龙


三、大力繁荣发展水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实践活动是推动水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水文化必须落实在实践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水文化资源浩如烟海、丰富多元,急需进行挖掘、梳理、提炼、开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突出贡献,为水文化建设提供了丰裕的物质载体、精神宝库以及实践基础。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水的需求从物质层面逐渐转向精神层面,水利建设在满足保障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性需求。大力繁荣发展新时代水文化,让水文化复兴与水利发展共济互利,成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赋予水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任务。

(一)繁荣发展新时代治水文化

澎湃奔腾的江河承载着生机蓬勃的中华水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强调,“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新时代水文化是新时代治水实践经验的凝练升华,是当代水利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定不移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水利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水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记录水利改革发展火热现实,宣传涌现的杰出群体代表和典型人物,升华体现蕴含的时代精神,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文化指引,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要以江河湖泊为重点开展水文化研究,探索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中华水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方式。加快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从保护传承弘扬角度将水利工程与其蕴含的水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坚持规划引领,明确水文化提升目标导向,加快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与标准等政策体系,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环节融入哲学、历史、民族、建筑美学、生态环境学等文化元素,鼓励发展体现中国文化魅力的水利工程设计,推动生态景观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积极为水利建设赋能,积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水文化名片。特别是要充分展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国重器的厚重魅力和硬核智慧,挖掘工程优势资源,创新发展工程特色文化,彰显大国重器背后的智慧和力量。

(二)挖掘整理历史治水文化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具有悠久且灿烂的历史,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新时代焕发新生机,需要在挖掘的同时更加注重提炼,在保护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在传承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加强水文化系统研究,厘清水文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共生、人水和谐的理论与时俱进。要追溯江河文明之源,挖掘江河源头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以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水利工程为依托,开展流域和区域水文化研究,重点开展传统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水利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水实践的见证,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治水历史记忆,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国家水利遗产认定,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遗产保护和认定管理体系。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和宣传推介,推动更多水利遗产申报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水是万物所需,而清是水之质。中国历史上治水名人辈出,如水利万物般,为治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比如,春秋时期孙叔敖,热心水利事业,倾尽家资治水为民,修建了“灌溉万顷”的芍坡;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徐州任职时,突遇百年大水,水围城池,随时都有被冲垮的危险,苏轼不畏险情、身先士卒,带领士卒出城修筑长堤阻水,拯救了徐州城,安定了民心;康熙年间的河道总督于成龙,治理黄河、淮河,勤政爱民,多次呼吁革除佥派民夫这一弊端,为解民夫苦累屡屡执着上言,兴利除弊,惠及万民;徐端,嘉庆年间的河道总督,积劳成疾病卒治河任上,任河道总督多年,不仅没有给家里留下什么,去世后竟“贫无以殓”,靠朋友的帮助才得以办理丧事;林则徐毕生致力于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长江、淮河、汉水、黄河直至新疆,在被发配新疆途中遇到黄河溃决,毅然参与堵口,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诗句,他勤政治水.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一心为民,被誉为“近代大禹”。还有白居易、范仲淹、徐光启、郭守敬等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治水美名,做到了公而忘私、廉洁清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功德泽被后世,其声名彪炳史册,不仅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治水经验,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一代一代水利人接续传承。

(三)推动水文化传播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水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好水文化传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古代“至今千里赖通波”的大运河、“长堤夭矫跨苍旻”的西湖苏堤,到江西瑞金红井、河北平山沕沕水水电站,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水文化不仅承载着历史文脉,还体现着时代精神,传播弘扬水文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加快媒体融合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依托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积极利用行业媒体及网络新媒体,结合重要水利政策出台契机,抢抓水利工作重要时间节点,采用刊发专题报道、组织主题采访和定期发布等方式,宣传水利重大成就和典型经验、水文化阶段性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水利好声音。拓宽水文化宣传教育渠道,积极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推进“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服务行动,开展“最美家乡河”、“节水中国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水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等活动,通过展览、读物、博览会、讲坛、比赛等形式,引导社会公众和水利干部职工更加自觉、主动地弘扬水文化。多渠道创新传播模式,强化信息技术赋能,积极寻求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计算、数字李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搭建数字化展示平台,打造数字化水文化产品,丰富水文化传播渠道。积极探索水利系统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活动,开展“最美水利人”等水利系统重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凝聚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持地方政府开展各具特色的水文化主题活动,如“大禹祭典”、“都江堰放水大典”、“江苏最美水地标”“汨罗江龙舟赛”、“钱塘江唐诗之路”等,形成百花齐放的水文化传播格局。

努力创造体现中国精神的水利文艺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我们要鼓励引导文艺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充分挖掘水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讴歌、记录新时代气壮山河的治水实践,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创作出一批水利文艺精品力作。做好水文化著作和音像作品编辑出版工作,鼓励支持水文化主题电影、广播、电视、短视频及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制作,丰富水文化传播形式,提升水文化传播社会影响力。

促进水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水文化传播工作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中国水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水事活动和国际水组织平台,加大中国水文化对外宣介力度。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将水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创新宣传交流手段,传播中华治水理念、治水经验,讲好中国治水故事,传播好中国水利声音,提升中国水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