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专题首页 >>第 九 章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第 九 章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利局 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 陆虹漉


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1年5月14日)

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人千秋史册。”2022年4月 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把水利作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要求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水网,怎样建设国家水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做好国家水网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至2022 年底,已累计调水 594.15亿立方米,惠及1.5亿人。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引江补汉工程和滇中引水、引江济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以及贵州夹岩、西藏拉洛等大型水库,“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正在加快构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到2022年的890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水利工程互联互通和协同融合不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系统性、综合性、强韧性还需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时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当前,我国已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力的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水利是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必须面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坚持近期、中期远期系统规划,做好战略预置,前瞻性谋划推进一批战略性水利工程,适度超前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更加系统、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高质量的国家水网,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水利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以占全国18%的水资源量,支撑全国46%的人口和64%的耕地。黄淮海流域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黄淮海流域分布着大量的城市群、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但水资源十分紧缺。特别是海河流域,以不足全国1.2%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国11%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7.7%的耕地,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严重失衡。2020 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带来不少问题”。长期以来,北方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用水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更大范围实现空间均衡,全面增强水资源统筹调控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既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又实现“还水于河”,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运用好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更好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政监察支队 董迎春


二、运用好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更好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实施,使我们积累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连通河湖水系、构建江河水网的实践探索,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宏伟工程仍在发挥重要作用,造福中华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谋划实施了重大水利工程,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十年来,先后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引江济淮一期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54处,设计年调水量648亿立方米,我国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显著提升。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对于更好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全国"一盘棋",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从中央层面通盘优化资源配置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涉及多流域、多省市、多领域、多目标,规模宏大、系统复杂、任务艰巨。在南水北调工程实践中,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从中央层面通盘优化资源配置,鲜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实现各个方面良性互动、各项政策衔接配套、各项举措相互耦合,有序推动各级各项各环节工作在统筹协调中提升整体效能。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从中央层面统一推动,集中保障资金、用地等建设要素,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等工作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统一推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集中保障资金、用地等建设要素,举全国之力规划论证和组织实施,广泛调动经济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等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衷共济,43.5万移民群众顾全大局,数十万建设者矢志奋斗,一大批科研单位攻坚克难,形成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必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治水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审慎论证方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既讲人定胜天,也讲人水和谐

南水北调工程从规划论证到建设实施,始终坚持科学比选、周密计划,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组织上百次国家层面会议,6000多人次专家参加论证,合理确定工程规模、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践证明,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科学审慎论证方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既讲人定胜天,也讲人水和谐。

(四)规划统筹引领,统筹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情势,兼顾各有关地区和行业需求

从提出设想到实施建设,多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始终把规划作为推进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几代人广泛深入的勘测、研究、论证、比选,最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统筹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情势,兼顾各有关地区和行业需求,确定了"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格局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①实践证明,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主导作用和统筹作用。

(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始终把节水、治污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加强节水管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受水区节水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另一方面,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多方配合"的治污工作模式,强化东线治污和中线水源地保护。实践证明,调水工程是生态工程、绿色工程,必须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精确精准调水,细化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加强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调度

水量调度是重大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重点内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通过多种措施全面掌握调水区来水情况和受水区用水需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科学编制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根据实时水情精准调度,确保优质水资源安全送达千家万户、江河湖泊。实践证明,面对工程沿线不同地域、不同受众、不同水情、不同需求,必须细化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加强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调度,推动更好发挥调水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准确把握调水工程的实践要求,高质量推进国家水网工程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政监察支队 庄旭东


三、准确把握调水工程的实践要求,高质量推进国家水网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并对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质量推进国家水网工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深化国家水网工程前期论证,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布局和方案,力争实现国家水网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谋划国家水网工程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做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加强前瞻性思考,深刻认识新趋势新变化,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全局性谋划,自然把水网工程建设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加强战略性布局,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系统谋划水网布局;加强整体性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

(二)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决不能逾越生态安全的底线。”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研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演变趋势和变化规律;遵循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新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和布局;遵循生态规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理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三)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提高向北调水能力,另一方面北方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业,节约用水,不能随意扩大用水量。”“要建立更规范、更严格的节水制度,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南水北调沿线,无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农业生产,都要考虑节水这个因素。”“节水是关键,调水是补充。”

(四)把工程经济合理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经济合理,统筹工程投资和效益,加强多方案比选论证,尽可能减少征地移民数量。”水利工程通常具有涉及范围广、征地移民多、投资规模大等特点,经济合理性往往成为工程是否“确有需要”、“可以持续”的关键判别标准之。要统筹工程涉及的各相关方需求,从功能定位、工程规模、线路布局、建设方案、征地移民、建管机制、替代措施等方面,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论证,分析评估经济可行性,尽可能减少征地移民数量,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工程规划、前期论证、建设运行全过程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水土保持、草原保护修复、河湖和湿地保护修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湿等措施,加大水源地和输水沿线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音频诵读:宿迁市水利局 数字中心 郑榕轩


四、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资源配置格局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这些年我国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显著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相继实施,我国北方主要江河特别是黄河来沙量锐减,地下水超采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动态演变。这些都对加强和优化水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水资源的承载空间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必须加快国家水网建设,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加快国家水网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锚定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国家水网建设目标是“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系统完备,是指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水生态保护等需求,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水流网络,发挥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安全可靠,是指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城乡防洪排涝、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应对特大洪水、干旱灾害以及突发水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集约高效,是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规模效益大幅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明显增强,人口、经济、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居民生活、工业、农业供水保证率得到提高。绿色智能,是指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家水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度水平明显提升。循环通畅,是指国家骨干网及省市县水网实现互联互通,河湖水系连通性明显提高,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水流畅通,泄洪、排水、输水和循环利用能力增强。调控有序,是指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加强,实现国家水网骨干工程联合调度,有序调蓄河道径流,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发挥综合效益。

国家水网建设主要任务是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同步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全面促进水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布局、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不断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

(一)推进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建设,构建国家水网之“纲”

国家水网之“纲”,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这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重点解决国家层面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实现大尺度的空间均衡。要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形成长江流域向北方战略性输水通道,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2002年,东、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分别于2013年、2014年主体工程建成通水,在国家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巨大效益。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继续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和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做好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协调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创新工程体制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拿出来的规划设计方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必须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扎实做好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各项水利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引江补汉工程,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效益,加快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建管体制机制,建设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作用。

实施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聚焦流域区域发展全局,兼顾生态、航运等用水保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强互联互通,形成战略性输水通道,优化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增强流域间、区域间水资源调配能力,促进我国人口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利用格局优化调整。华北地区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修复改善河湖水生态,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城镇和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程度。东南地区以珠江和东南诸河为重点,适度开发钱塘江、闽江、西江等流域水资源,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相互调剂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华中地区以长江、淮河等为重点,推进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提高供水保障水平。西南地区加快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保障成渝、滇中、黔中、北部湾等地区重要城市与工业区、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的供水安全。西北地区科学规划实施调水工程,改善区域水资源条件。

(二)完善区域水网工程布局,织密国家水网之“目”

国家水网之“目”,主要是指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重点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实现局部的空间均衡。要结合国家、区域、省区市水安全保障需求,加强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推进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和引调排水工程建设,形成区域水网和省市县水网体系,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

加快构建配套衔接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要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统筹考虑需求与可能,以区域内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加强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工程与区域供水工程的配套衔接,加快推进重要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重要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增强流域间、区域间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针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河湖生态用水挤占等问题,开展不同水源工程间、不同水资源配置工程间水系连通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能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大中城市和单一水源县级城市的供水水源保障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农村供水问题,指出“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党的十八大以来,数以万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中华大地上全面铺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薄弱环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从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全力推进贫困地区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利劳务帮扶和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水利“组团式”技术帮扶。截至2020年底,水利扶贫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锚定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标,全面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许多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挑水”到“水管供水”的进步,十年来共解决了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了4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困扰亿万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妥善解决了975万农村人口饮水型氟超标和120万农村人口苦咸水改水问题,广大农民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农村供水全面建立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体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收费,工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继续加大力度,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巩固拓展水利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及小型工程规范化改造。对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以县为单元积极推进城镇供水工程管网向乡村延伸,扩大规模化供水范围。对人口居住分散和偏远农村,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推动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和常年通过水窖(水柜)供水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对水源不足的农村,积极推动已建水库、引调水等骨干水源工程向农村供水,布局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蓄水池等小微水源。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优质水源置换,强化水质检测监测,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健全农村供水问题排查监测和动态清零机制,坚决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

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粮食要稳产、高产,灌区的建设极为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灌区发展、建设和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和配套改造了一批渠系及配套建筑物、灌排泵站、渡槽、排水沟等一系列骨干工程,骨干渠道长度达40万公里,灌区内农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促进了农业节水,灌溉用水效率显著提升,年节水能力达到480亿立方米;建成7326处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累计恢复新增灌溉面积达到6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3亿亩,有效遏制了灌溉面积衰减的局面;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300亿公斤,大中型灌区农田亩均产量较改造前平均提高约100公斤,亩均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2.0倍,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必须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个头等大事,按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科学谋划全国农田灌溉发展,统筹推进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灌排体系建设,为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水利支撑。要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分步推进灌排骨干工程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计量监测等设施,提升灌区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补齐工程完好率低、设施不配套等短板,提高供水效率和效益。同步谋划、滚动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加强灌区标准化管理,持续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提高灌排工程运行管护水平和服务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和保障。要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综合考虑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在东北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等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大中型灌区。

(三)加强重点调蓄工程挖潜和建设,打牢国家水网之“结”

国家水网之“结”主要是指控制性调蓄工程,重点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也是水流集蓄、中转、再分配的枢纽。要在充分挖掘已有工程供水能力的同时,继续提高工程性缺水地区蓄水能力,多措并举建设应急备用水源,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增强特大干旱、持续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全面提升供水水源保障能力。

提升现有工程供水能力。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适时开展淤积严重的水库清淤,科学推进水库加高扩容,恢复和增加水资源调蓄能力。加快已建和在建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发挥工程供水效益。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大中型水库、水电站的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增强区域供水保障水平。加强西南地区水电站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提升骨干水电站保障区域水安全的能力。继续实施长江等重要流域主要涉水工程联合调度,扩大联合调度范围,提升流域水工程高效利用能力。以北方缺水地区为重点,优化水库调度运用,加强地下水入渗补给,实施跨区域丰枯调剂,提升雨洪资源利用效果。

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推动列入流域及区域规划、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且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因素制约的重点水源尽快立项建设,增加区域水网水资源储备能力和调控能力。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和西南地区、海岛地区,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稳步推动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及输水管线建设,全面增强城乡供水和抗旱保障能力。在大中城市和单一水源的具级城市,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四)协同推进省市县水网建设

国家水网分为国家骨干网、省级水网、市级水网、县级水网。国家骨干网主要解决国家水资源宏观调配和流域防洪减灾问题,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重大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和分蓄洪工程为骨干,以重要湖泊、水库为调配枢纽,通过互联互通、多源互补、蓄泄兼筹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省、市、县水网依托国家骨干网及上一级水网调控作用,以行政区为单元,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体系,主要解决本行政区防洪、供水、灌溉、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水利服务保障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水利公共服务。省级水网在国家水网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撑,对市、县水网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市、县水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的水网基础单元,是打通水网“最后一公里”,提升城乡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通道和“毛细血管”。

推进省、市、县水网建设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通盘考虑、分区施策,在国家水网规划的总体布局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有序推动各级水网工程统筹规划、协同建设,为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提供有力支撑。北方缺水地区依托跨流域调水骨干工程,建设完善省级水网,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逐步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强洪水资源化利用。南方丰水地区通过水网工程,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统筹调配水资源,增强河湖水动力。在全面摸清省市县水网建设的本底条件和基础上,以上一级水网为依托、区域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能化调控为手段、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为支撑,统筹谋划本级水网“纲、目、结”工程布局,推动省市县水网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官开展城市水系连通,留足城市河湖生态空间和防洪排涝空间,推进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农村水系连通建设,提高农村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细化实化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鼓励和支持地方探索积累省市县水网建设运行管理经验,并积极推广。创新省级水网建设推进机制,开展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五)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并对提升流域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

数字孪生水网是以物理水网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水网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前瞻性预演,与物理水网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对物理水网的实时监控、联合调度、风险防范的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孪生水网是建设国家水网的重要内容。要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目标,与物理水网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扎实做好数字孪生水网顶层设计和技术规范,建设监测系统完善、调控网络智能、预演决策支持、安全运行可靠的数字孪生水网.支撑安全运行监视、联合调度决策、日常业务管理、应急事件处置等水网业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切实提升水网建设管理和调控运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强水网安全保障能力。

(六)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

统筹规划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水网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水网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融合发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推进安全发展,合理提高水安全保障标准,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建设生态水网工程。加快智慧发展,加强水网数字化建设,提升水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完善水网监测体系。统筹融合发展,加强国家骨干网和省级水网互联互通,有序推进省、市、县水网协同融合。

加强水网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国家水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在粮食主产区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新建一批现代化大型灌区,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提高灌区输配水效率。推进水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发展,加强国家水网与水电基地协同融合。推进水网与能源产业布局融合发展,在强化节水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承载条件,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水网建设,保障重要能源基地合理用水需求。推进水网与航运融合发展,加强水网与水运通道统筹,科学论证和有序推进内河航运发展。

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加强勘察设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竣工验收全环节监管,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推进工程智慧化建设,在水资源配置重大工程建设中,同步加强水文水资源、取用水、安全运行等监测,全面提升工程感知能力;开展一批引调水、水库等智能化改造与建设试点,推动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针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埋深大、距离长、海拔高等特点,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完善标准体系;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提高运行调度水平,继续实施长江等重要流域主要涉水工程联合统一调度,提高流域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能力;优化缺水地区水库调度运用,加强地下水入渗补给,提升雨洪资源利用效果。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合理确定供水价格,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护常态化机制,探索中小型工程集中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工程管养分离,推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